- A+
近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在各级政府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长足发展。黑龙江省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及广大群众的积 极性都是该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据2001年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食用菌总 产量已达5万吨,其中黑木耳2.5万吨,香菇、平菇及各类珍稀菇2.5万吨。产区已 由山区半山区发展到平原地区,全省各地市县、森工、林业、供销、农垦、劳改 局、部队等都有不同规模的食用菌生产。总结该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有以下特 点。1.品种不断增加、栽培模式多样。
1、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省已结束了单 一品种黑木耳的栽培历史。而呈现出在黑木耳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发展了香菇、 平菇、滑菇、金针菇、猴头、巴西菇等二十几个品种。生产模式也由原来的段木栽 培发展为袋料栽培,室内、室外、林地、果园、玉米高秆作物立体、复合种植等多 种栽培模式。如望奎县采用玉米套种香菇技术,已形成一定规模,每亩效益达7000 多元。
2.生产规模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黑龙江省食用菌生产已由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种植,逐步向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农场林场为单位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发 展,效益不断提高。全省已建立黑木耳栽培超1000万袋的乡11个,超100万袋的村 56个,超5万袋的专业户2000多户。东宁县道和镇八里坪村,194户有192户栽培黑 木耳,户均生产黑木耳5万袋以上,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近万元。东宁县绥阳镇绥 西村2001年种350万,70%农户种黑木耳,靠种黑木耳全村人均收入6768元。东宁县 黑木耳总产量达450万公斤,实现总收入1亿5千万,实现特产税480万元,为全县人 民人均增收610元。尚志市珍珠山乡年生产规模达6000万袋,全年总收入达1亿元, 食用菌占农业总收入的31%,农民可支配收入2784元。鹤岗市林业局18号林场1449 名职工都种木耳,每亩地可获利7000元,年产值400余万元,解决了林区禁伐后职 工生活。各种菇类栽培规模也在扩大,效益不断增加,朗乡林业局种香菇300万袋,纯收入300万元,全局有3000多人从事香菇栽培,并办起了加工厂,已形成完整的 产业链。海林市光荣村胡家窝棚有二十多户坚持种猴头10多年,每户栽培10-20万袋,好年景每年每年可获利12-15万元。
3.重视市场开发,促进产业化发展。 过去黑龙江省食用菌生产以农民自发生产经营为 主,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经常造成大起大落,效益不稳定。产业开发依赖于市 场的开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产业化之路是各地普遍重视的问题。全国闻名的 黑木耳生产大县东宁县,坚持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为载体,成立了30多个市场营 销协会,培养了1600多人的经纪人队伍,从而把分散的广大生产者与市场联结起 来。绥阳镇爱国村450户中有260户近500人长期从事木耳营销,年销木耳400余万 斤。交易额8000余万元,每年出口韩国黑木耳600余吨。为进一步完善黑木耳产业 链条,去年县政府投资1800万元建立占地5万平方米 ,融加工、批发、销售为一体 的黑木耳山野菜批发大市场,有力的推动了东宁县和周边各地的食用菌产业的持续 发展。黑龙江省市领导对食用菌产业市场开发十分重视,创造各种机会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哈洽会,黑龙江省在香港召开的绿色食品展销会,国外展销会 都免费为企业提供参展,给企业直接与外商接触的机会,改变了只把产品给辽宁、福建等出口的局面。近二年直接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签订了出口黑木耳、香菇干片、各类菇粉、香菇、滑菇、金针菇菌种和菌棒的合同,哈尔滨市嘉峰公司 现已落实25万美元的黑木耳出口合同,还有392万美元的压缩元蘑、木耳和菇粉合 同正在落实中。
4.品牌意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过去缺乏品牌意识,好的产品在竞争中也经常处 于劣势,这一问题已引起各地重视,纷纷创立自己的品牌,注册自己的商标。尚志 市“珍珠山”牌压缩黑木耳及八宝山珍系列产品在第三届冬亚会上被定为指定礼 品,在黑龙江省名特优博览会获金奖。嘉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嘉峰牌黑木耳、香 菇取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宁县的黑山牌黑木耳曾经 被商业部命名为部优产品。还有森工总局“黑森牌”食用菌产品被确定为部优产 品。残联劳动服务公司,想办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批发、直销、团购三种销 售形式占领市场,年销1000吨以上菇类。通过商品维护,市场维护,经销商利益维 护,使客户不断扩大,除哈市市场外已扩大到广州、深圳、上海。通过多层次深加 工扩大销路,占领市场。如调味品系列,小食品等已销到各地,不断扩大企业知名 度。
5.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省市农委、计委、开发办、绿色办、省市科技 厅、科学院、农垦、森工、林业等各口都在食用菌基地建设、产品开发等方面多次 拨款立项。这三年是给食用菌产业科技投入最多的三年,少则几万元多者达几百万 元。最近市计委又帮助嘉峰公司在国家申报1100万元菌物示范园项目。在商品社会 大潮中,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除政府投入外,研究所还有自筹资金,稳定一批 从事食用菌菌种保藏、收集,菌种选育鉴定及配套栽培技术等研究队伍。他们从事 的菌种保藏,菌种选育,菌种鉴定工作量大、周期长,而且又无知识产权保护,选 育一个菌种要用3-5年做实验,问世后又很快被菌种商利用,牟取暴利,但他们为产 业利益在默默工作。最近选育出的“黑29”号菌种通过省级鉴定,投入生产后取得 很大社会效益。 东宁县食用菌试验站、嘉峰食用菌研究所、黑龙 江省森副特产所、牡丹江林科所、伊春友好食用菌所等也都相继鉴定一批科研成 果,正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二年时间已有十八个项目通过鉴定,有的项目已应用于 生产。如残联服务公用栽培下脚料开发的生物菌体蛋白饲料,年产600吨,已被河北 金牛公司全部包销。
6.龙头企业建设有新的进展。 黑龙江省嘉峰菌业有限公司,在各级领导大力支 持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固定资产3800万,下设二十个基地的省 级龙头企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公司所属的众生北药生物工程 公司,开发的抗癌药用真菌复合多糖艾克胶囊,公司所属研究所的“消毒剂”、“杂 菌清”“木耳2011”菌种,食用菌多糖口服液,菇茸酒等已投入市场。东宁县供销 社作为为产业龙头企业的牵头单位,引导全县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鳞兴山珍食品公司、东华山珍食品公司等30余家企业进 行黑木耳加工,年加工1200余吨。黑龙江龙泰生物技术公司,尚志珍珠山等各地都 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不断壮大自己,成为各地的龙头企 业,向着市场牵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发展。 (二)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的概况及工作 1.协会概况 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成立于1999年7月28日,经 省民政厅批准,现有会员300人,团体会员10个(会员正在扩大之中),协会挂靠 在省农委,由姜培增副厅长任协会会长,韩家志任秘书长。协会办公室设在省微生 物研究所,常务工作由微生物所做,日常活动经费由微生物所负担,如每年出四期 信息,出差开会、考察,每年2次常务理事会议的开销等。协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会 费和单位赞助,数额很少。 协会是政府和生产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 企事业单位加强管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维护企事业单位合法权益的社团组织。食 用菌协会是典型的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社会团体组织。我省协会 是由省市农委、省农垦总局、省市农业开发办、省林工总局、省供销社、扶贫办、 省监狱局、省残联、省市科技厅、食用菌科研、教学、生产、流通、加工、贸易等 企业事业单位组成。 本协会的宗旨是服务,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及广大 菇农服务,同时为行业和社会服务。坚持三个面向: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 会。通过制定行业规约,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对行业的生产、加工、 销售、质量等进行组织协调、指导服务,本着这个精神,开展协会工作。 2.协会主要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抓住一切机会主动向省市及 有关部门领导宣传和汇报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请省市领导、农委、科技厅、农业 开发办、计委、老促会等领导到龙头企业及食用菌基地参观、指导,使他们了解产 业,争取政府对行业的支持和领导。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食用菌产业支持力度明显增 加,从资金到产业发展方向的指导都作了大量工作,增强了从业人员信心,对产业 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另外通过报纸、电台等宣传食用菌的医疗保健功能,促进和扩 大食用菌内销市场。各种食用菌餐馆已有140多家,各种菇类已走进百姓餐桌。 (2)帮助各地组建龙头企业,积极工作促进企业 之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联合。把产业作大、作强。如帮助哈市嘉峰绿色食品公司 建成省级龙头企业,组建大规模工厂化周年生产金针菇现代化基地等等。 (3)根据产业发展中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提 出研究攻关课题,帮助企业选题和申报项目。如帮助东宁县食用菌试验站向省农业 开发办申报黑木耳示范园区项目,已批准投资100万元。帮助嘉峰公司向国家计委申 报1100万元的现代化菌物生态农业园项目。三年来已帮助在各部门立10余个攻关项 目。 (4)创办《黑龙江食用菌信息》,积极做好各类 服务。 黑龙江食用菌信息》设有专家论坛,栽培技 术,病虫害防治,产供销信息等实用栏目,无偿提供给会员。另外,无偿为菇农和 企事业单位做咨询服务,解决菇农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菌种生产中的各种纠 纷、生产方向的确定、提供销售渠道等。 协会成立了食用菌菌种审定委员会,已审定四个 黑木耳菌种。建立黑木耳、滑菇菌种的生产技术规程。成立了培训部、生产部、科 研部、宣传部,各部门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由于协会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组织不健全,做的工作与其他省市相比及菇农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积极取得各级 领导支持,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为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出一份力。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要点 正象姜春云副委员长指出的行业存在问题一样, 我省也是如此,当前食用菌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产规模小而分散,产业化经营程 度低,菌种混杂,产品质量档次不高,菌种市场混乱,坑农害农现象经常发生。标 准化生产、加工、包装、保鲜、运输跟不上,科技力量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等问 题,同时姜春云同志要求“要尽快解决好食用菌产业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 题如不及时解决不利于食用菌产业的竞争。”我省食用菌产业距大省有差距,与食 用菌强省差距更大。我们要认真落实讲话精神,努力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今 后要充分发挥我省各方面优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摆正协会的位置,主动取得省市及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加强与有关部 门密切联系和协作,团结组织广大会员和群众,为把我省食用菌产业作大作强做出 贡献。为此,今后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千方百计扩大内需,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努 力增加菇农的收入,改善居民营养。 食用菌生产要立足国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内 需,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要进一步巩固提高我省优势品种黑木耳的生产。对于适 销对路的珍稀品种,要加速发展,特别是我省要着重发展在5-10月份的各种优质菇 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食用菌,打出品牌,提高产品质量知名 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2、通过各种渠道、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列入 菜篮子工程。通过建立配送中心,开设食用菌柜台,开办食用菌餐馆,普及食用菌 菜谱,作到家喻户晓,扩大内销。2.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我们的产品多数是通过辽宁、福建省经销,销售 到其他国家。今后我们应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与国外市场直接接轨,要进一步对 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可派人出去学习或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自 己。 3.建立质量标准和检验体系,发展深加工,创名 牌产品。 今后国内外市场竞争是产品质量竞争,要努力提 高标准化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卫 生。要逐渐完善和建立质量标准和检验体系,保证产品符合标准。另外,为提高行 业综合利 益,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发展深加工产品,发展方便食品,即食品和 保健食品 ,要创更多的名牌产品。 4.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把产业 作大做强。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采用新技术改造传 统产业。使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争取科技投入,申报科研项目,加快新 品种培育,采用生物技术,不断有新品种问世,研究规模化的栽培技术,确保产品 质量。研究保鲜、加工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根据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协会在 2003-2005年提出五大方面课题,准备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取得政府支持,也能促 进各部门联合,各自发挥优势,把我省产业不但作大而且作强。5.加强培训,全面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5、针对行业人才匮乏,产业发展急需各方面优秀专 业人才。协会培训部要和大专院校、中小学、企业、主产区地市县联合举办不同水 平的各类培训班,提高全行业人员素质。 6.开展行业调查。 通过对全省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乡镇全面实际调 查,总结食用菌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时掌握发展动态,为行业 从业人员提供信息,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可靠真实准确的依据。 7.争取国家黑木耳专题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召开。 随着黑木耳食药用价值被认同,国内外市场需求 日益扩大,同时黑木耳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食用菌品种,称之为国宝。我省 又是野生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生产规模大,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省份。通过召开专 题研讨会,可进一步提高我省在国内外知名度,对开拓市场,把黑木耳产业作大做 强十分有利。 8.建议政府加强对用菌行业领导。 象先进省份那样,能将食用菌产业纳入政府行 为。落实姜春云同志提出的“希望有关部门特别是科技、农业、财政、经贸等部门 要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民收入,扩大出口创汇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 平予以高度重视,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统筹考虑,给予实实在在支持”的讲 话精神,推动我省食用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食用菌产业在黑龙江省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 个新兴产业。也可以说是朝阳产业。我们要按着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要求切实落 实姜春云副委员长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时俱进,不断创 新,把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作大做强,为二次创业、富民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